昨天上午,位于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沕水湖畔的“天琴计划”基础设施工程正式开建,将主要建设天琴综合研究大楼、山洞超静实验室、凤凰山山顶多功能观测台站,加速推进“天琴计划”的顺利实施。市委书记李嘉,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、校长罗俊,副校长余敏斌、马骏,市委副书记赵建国、副市长龙广艳等出席奠基式。
据了解,“天琴计划”科研平台的主要基础设施将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分两期建设,一期建设项目包括3万平方米的科研综合楼、1万平方米的山洞超静实验室、凤凰山顶5000平方米的集科研、教学、科普于一体的多功能观测台站以及上山公路等。目前,中山大学天琴研究中心正在引力理论与实验分析、卫星平台与控制、精密光学测量与遥感、地月系统物理实验等方面组建大科研团队。未来珠海将成为中国引力波探测研究的重要根据地。
“天琴计划”的发展将以珠海天琴计划综合研究设施为重要内容,以发展空间引力实验关键技术为导向,在引力理论与实验分析、卫星平台与控制、光学测量与遥感、地月系统物理实验四个方面展开系统研究,培育大科研团队。预期通过五年时间的发展,凝聚100人以上的科研队伍,同时积极向国家申请建立“天琴计划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”,建成以后可以使中山大学成为我国空间引力科学最重要研究中心。
记者了解到,空间引力波探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挑战,为了稳步实现这些目标,整个“天琴计划”将以若干技术先导实验项目为依托,采取分步实施的发展方案。计划预期执行期为2016-2035年,分四阶段实施:完成月球/深空卫星激光测距、空间等效原理检验实验和下一代重力卫星实验所需关键技术研发;完成空间等效原理检验实验和下一代重力卫星实验工程样机,并成功发射下一代重力卫星和空间等效原理实验卫星;完成空间引力波探测关键技术,完成卫星载荷工程样机;进行卫星系统整机联调测试、系统组装,发射空间引力波探测卫星。
“天琴计划将成为中大、珠海、广东的标志,更将成为中国基础科学研究走向世界的标志。”罗俊表示,未来五年,中大珠海校区不仅仅有“天琴计划”,还会有更多其他计划在这片土地上展开。中山大学将加大珠海校区投入,通过海洋科学等学科建设,使校园更美丽、学科更深入、人文社科更具内涵,中大珠海校区将成为中山大学迈向一流大学不可或缺的支点。
据悉,去年7月份,珠海市与中山大学签订全面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议。其中,对科研平台建设的支持,领衔的就是支持“天琴计划”,珠海市将把“天琴计划”作为和中山大学合作的重要抓手。目前珠海市政府已投入超3亿元启动“天琴计划”基础建设,主要负责山洞实验室的挖掘、多功能观测站的站址土地平整和上山道路的修建。
名词解释
“天琴计划”
“天琴计划”是中山大学发起的中国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,切实根据我国的技术能力实际和未来几十年的发展前景,提出我国自主开展空间引力波探测的可行方案。根据计划,天琴将采用三颗全同的卫星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阵列,每颗卫星内部都包含一个或两个极其小心悬浮起来的检验质量。三颗卫星在太空中的分列图类似乐器竖琴,故命名为“天琴计划”。
温馨提示:【珠海阳光医院】特聘广东省人民医院男科专家许建宁教授、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男科专家赵志刚教授我院亲诊。为方便患者就医特开通“在线咨询/网上预约”绿色诊疗通道,凡网上预约成功者,优先就诊,免排队免专家挂号费。